甜味劑是賦予食物甜味的食品添加劑。有多種甜味劑,根據其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合成甜味劑,根據其營養價值分為營養性甜味劑和非營養性甜味劑,根據其化學結構和性質可分為糖甜味劑和無糖甜味劑。 葡萄糖,果糖,蔗糖,麥芽糖,淀粉糖,乳糖和其他糖類可以給食物帶來甜味,但由于它們長時間食用并且是重要的營養素,它們通常被視為食品原料而不是食品添加劑,不被視為甜味劑。
人造甜味劑占據主流甜味劑市場。在各種甜味劑中,合成甜味劑因其高甜度和高甜度價比而廣泛用于食品和飲料行業。當蔗糖的甜價比設定為1時,合成甜味劑的甜味價格比為10-108,而天然甜味劑的代表木糖醇的甜味價比僅為0.03而甜菊糖的是4.9。對于食品和飲料制造商而言,甜味價格比越高,使用甜味產品的成本越低。因此,人造甜味劑由于其高甜度價格比而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。木糖醇是糖醇類甜味劑的代表,其甜度與蔗糖相似,但其價格幾乎是蔗糖的40倍。它在食品和飲料行業的應用是有限的。木糖醇具有抗齲齒作用,已被廣泛用于無糖口香糖的生產。
人造甜味劑已有近140年的歷史。 1879年,意外地發現了第一種人造甜味劑糖精,標志著甜味劑進入人工合成的新時代。自1879年以來,合成甜味劑已有近140年的歷史。在1879年發現糖精后,1886年在德國正式建立了第一個從煤焦油中提取糖精的煉油廠。1937年,在美國發現了第二代合成甜味劑環己基氨基磺酸鹽。在20世紀50年代,甜蜜素開始用于美國飲料行業,并在20世紀60年代,它被工業化。 1965年,合成藥物時意外地發現了第三代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。它于1981年獲得FDA批準,并于1983年被用于制備軟飲料。1967年,第四代合成甜味劑Ansaimei成功開發,三氯蔗糖成功于1976年成功,直到New Sweet in in問世。 1993年,合成甜味劑已發展到第六代。
盡管人造甜味劑是行業主流,但是近年來天然甜味劑甜菊糖異軍突起,沖擊了甜味劑市場,是一種低卡的甜味劑。